刘启芳和“吉心工程”:精准扶贫 传播社会正能量



来源:腾讯网 日期:2020-05-26 10:54

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刘启芳。8年间,刘启芳和她的“吉心工程”默默地扎根吉林大地,通过组织义诊、募捐,已为1.6万名贫困心脏病患者获得了新生。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诚社工服务中心主任 刘启芳(右二)

北京姑娘的吉林之行

这段故事还要从2013年讲起,那时的刘启芳还是一个地道的北京姑娘,因参与筹备一个论坛,刘启芳与吉林的贫困心脏病人结缘。

在调研考察中,刘启芳和女儿顺宝遇到一名来自农村的病儿,顺宝伸出小手给小女孩糖,小女孩却面无表情。刘启芳好奇地问:“妹妹送你糖,你不高兴吗?”小女孩说,自己不敢高兴,因为妈妈告诉她“一高兴就会死了”。原来这个女孩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只需要一次彻底的手术,她就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但家里没钱给孩子做手术,只能用简单维持的方式守护着孩子的生命。

那种揪心的感觉,让刘启芳至今难忘。

“一高兴就会死了”,是小女孩的这一句话,让刘启芳决定留下来,帮助更多人重启第二次有质量的生命。

“吉心工程”心系贫困患者

刘启芳得知,国家一直想推行单病种路径治疗定额付费,经新农合和医保报销后,慈善基金只需再补充相对较少的差额,就能实现贫患病人的免费手术治疗。当了解这些的时候,刘启芳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

当时,刘启芳正值事业上升期,是一家传媒企业的高管,可她也是一个有爱心行动果敢的人。她做了一个令所有亲朋好友震惊的决定——放弃正在蒸蒸日上的事业,毅然将公司托管,转身投入公益医疗项目——“吉心工程”。刘启芳的第一个目标,是在5年时间募集1亿元慈善资金,免费救助1万名需要心脏病介入或手术的新农合贫困患者。

从北京来到长春,刘启芳带着才一周岁的女儿,告别舒适优越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吉心工程”的各项工作中,并被推荐为“吉心工程”的总负责人,女儿也成了项目团队里年纪最小的志愿者。一间病房里两张病床并在一起,就是母女俩的卧室,对面的病房则是刘启芳的办公室。


顺宝(刘启芳女儿)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志愿者

为了做好项目,刘启芳克服北方农村生活的种种困难,带着孩子和救助患者吃住在医院;为了募集到更多的钱,她奔走各地讲课,逢人就介绍“吉心工程”;为救助更多的贫困心脏病患者,让更多的心脏病患者了解该工程,刘启芳加大宣传,先后组织700余次免费义诊,让10余万名农民朋友不出家门,不花钱检查心脏疾病。

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自2014年8月5日启动以来,吉心工程至今已取得巨大成果,高水平的医疗救助让百姓交口相赞。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支持下,已救助贫困心脏病患者16498余名,最小患者仅有9个月大,让不止16498个家庭重获希望、重拾幸福。

2015年,“吉心工程”第一次参加腾讯公益“99”配捐活动,刘启芳三天四夜没合眼,她动员8000多人捐款,募集资金500万。2016年更是在平台再上线8个分项目,号召69000余人一起捐款,再次筹集938万余元善款。

2017年,为了给志愿者们一个身份,刘启芳注册成立了精诚社工服务中心并担任理事长。如今,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现有全职专业人员 21人 、兼职专业人员121人和千人志愿者团队,是一支有着丰富医疗救助经验和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经验的社工组织。

2018年年末,在一次洽谈项目的途中,刘启芳不幸遭遇车祸,造成脑震荡、间歇性失忆、口腔撕裂、头部面部等多处外伤。然而,她的脚步从未停止,无论春夏秋冬,刘启芳带领“吉心工程”的志愿者们,行走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工程救助流程,深入到4500多个村屯,为近万名村医、基层团干部以及对农企业、组织讲课,并在定点医院组织每周爱国爱心健康大讲堂,做政府政策解读以及心脏健康知识培养。

用心中的善传递正能量

8年来,刘启芳肩负精准扶贫救助项目——吉心工程的品牌设计、推广宣传、慈善募集、资金监管等多种责任,她用真诚与大爱,推动了整个“吉心工程”公益项目的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吉心工程”。

意大利籍医生拉瓦诺,是“吉心工程”定点医院吉林心脏病医院一名主治心脏手术的医生,拉瓦诺原本已经在意大利工作了25年,但当他在5年前接触到“吉心工程”,他就意识到这是一份非常高尚而有意义的工作。2020年1月份,当中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拉瓦诺从意大利带来了1.9万多只口罩,最让他感动的是,3月份意大利疫情牵动了吉林人的心,这批口罩又赠送给了意大利的药房、超市等急需抗疫物资的机构。

谈到“吉心工程”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来自长春净月幸福镇的心脏病患者王秀英热泪盈眶,“我这心脏病都20多年了,老伴也有病,哪有钱治啊,是‘吉心工程’帮助我们一家度过了难关!”

患者李海江是长春净月范乔屯的一名农民,因多年来一直患有心脏病,生活也无法自理,是通过朋友介绍知道有“吉心工程”。说起刚来医院救治的经历,李海江泣不成声地说:“啥也不知道了,整个人就‘死’过去了,是经过大夫们的抢救才给了我又一次生命。”李海江反复地告诉记者,“我要感谢国家和政府,感谢刘启芳主任和‘吉心工程’,现在我和正常的人一样,都可以下地干活了。”

现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华侨基金会等也都参与和支持了“吉心工程”。刘启芳常说,要把心中的善化为举手之劳,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根据回访和跟踪调查,被救助的儿童和青少年均已正常接收教育,回归正常生活轨道,中年患者重新恢复劳动能力,老年患者恢复基本生活能力。

记者:王大英

摄影:孟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