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提升生态“颜值”



来源:长春晚报 日期:2019-07-12 15:32

   

  净月高新区,犹如一座生态大公园。

  “一潭碧水清波透,两岸幽山绿树繁。”盛夏的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微风不燥、气温正好。走在园区内的木栈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耳边传来婉转的鸟鸣,俯身闻花香、仰头望晴空。在这里,随时可以邂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而这样的美好,不仅在净月潭,在以生态为立区之本的净月高新区,随处可见。

  退耕还林

  生态底蕴不断放大

  生态好、环境优,是大家对净月高新区的共识。幅员面积478.7平方公里的净月高新区,区域内林地面积达145平方公里。为了守住这一方绿水青山,该区严守生态红线,倾尽心力增绿、复绿、护绿,不断保护、放大区域内的生态优势,十多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约35亿元实施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近3500公顷。 “见缝插绿”“生态建绿”,今年截至目前,净月高新区共完成造林面积85.5公顷,其中,工程造林9公顷,农民自愿还林60公顷,农防林更新改造16.5公顷。共栽植各类适生苗木如樟子松、白桦、糖槭、杨树等20余万株,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下一步,还将对10余户涉及环保企业进行拆除并造林,总面积约5-10公顷。 净月高新区不断添新绿,生态区的生态底蕴也不断放大。目前,净月高新区森林覆被率由23.8%提高到30.1%,风景区森林覆被率由50.5%提高到86.2%。

  守林护林

  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要造林,更要护林,加强生态保护,净月高新区为守住这片生态资源,筑起了多维的管护网。防火、防虫、日常维护……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的护林员,就是这一道道防护网中的关键一道。 盛夏时节的双休日,净月潭内游人如织。同样在这片秀美的大森林里,却有那么一群人,从5时许便进入林子中,林里吃饭、林里休息,春秋防火、早春防病虫害,平日里随时在林子里巡查。每天在林子里穿梭,就连林里的鸟儿都与他们熟悉了。 “护林就得不停地走,随时监测每棵树、每处林,不允许任何损坏森林的事情发生。净月潭里树木多,游人也多,最怕的就是有人扔烟头,引起火灾。”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杜宪勇告诉记者,护林、防火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去年因天气原因,整个春秋防火季连在了一起,护林员们没日没夜地守在林子中,连大年三十都是在山上林子中过的。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杜宪勇称:“一旦树木有了病虫害,简直比火灾还可怕。”为了防治树木病虫害,今年上半年,净月高新区采用物理、仿生、生物、无公害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防治作业面积1200公顷次,有效控制了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核桃楸扁叶甲、日本松干蚧等多种林业有害生物对林区的危害,成功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近几年,净月高新区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造林绿化、工程抚育、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

  防止污染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是净月高新区的立区之本,近三年来,该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坚持“生态建设至上”“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将全区财力集中向生态保护倾斜,三年累计投入25.44亿元,使环保成为全区第一大民生工程。 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淘汰燃煤锅炉、窑炉408台,年燃煤削减7.1万吨;绿化裸露地面52.3万平方米;主要街路机械清扫和洒水降尘作业率达100%,“蓝天工程”初见成效。 在水污染防治上,9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3座市政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率100%;28户企业污水处理站实现达标排放。最新结果显示:全区好水(优于三类)比例由2017年的7.48%上升至2018年的10.43%,坏水(劣五类)由41.78%下降至36.88%,“长制久清”基本实现。 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上,禁养区内9户规模化养殖场被取缔搬迁关闭,建成年处理8万吨畜禽粪污集中堆放场1座、村屯暂存池74个,及时清理畜禽粪污10.86万吨;建成覆盖全区224个屯的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完成农村改厕3009户,“多措并举”稳步推进。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373.388公顷土地实现休耕;一、二级保护区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58个;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取缔非法经营单位39户,拆除违章建筑24家3.6958万平方米……净月高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发展态势。

  守住绿水青山

  提升城乡“颜值”

  污水防治、退耕还林、多样护绿、农村环境治理……这些一点一滴的努力造就守护了净月高新区的绿水青山。 梳理近年来的工作成效:2018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9天,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9处46.5公里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一级水源地373公顷土地全面休耕,完成农村改厕3009户,各村屯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净月高新区将加快秸秆焚烧、燃煤、扬尘专项治理,加快推进3269座厕所改造,控制径流污染。抓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类,完成“农村改厕”8215户。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土地保卫战”“青山保卫战”“农村污染防治”“城市环境治理”攻坚战。继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治理成果,加强大气、水、土壤治理,净月高新区将努力建设幸福宜居的生态新城,守住这方绿色,提升城乡“颜值”,让世世代代在这个绿色大氧吧里享受美好生活。

  特别提醒——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为守住我们共同的绿色大氧吧,请进入净月高新区林区的游人和市民,不要吸烟、不要使用明火,在森林中徒步、旅游时不要扔烟头、也不要在森林里野炊、点燃篝火,更不要在林区里燃放烟花爆竹,烧纸。让我们携手从自身做起,一起守护我们的大森林。

  长春晚报记者 孙娇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