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高新区:绘浓最美“生态底色”



来源:吉林日报 日期:2019-07-12 15:30

   

  绿色是区域发展“好气质”的最好标配,坚持绿色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双赢之策。净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保护建设。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绿影婆娑、波光涟漪,这是行走在净月高新区给人的深刻印象,这里宛如一座绿色新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一个区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净月高新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美丽吉林的号召,举措迭出,打造全维度生态城区,铸就美丽净月。

  近三年,净月高新区先后就生态环境工作做出批示80余次,实地调研指导水源地保护、黑臭水整治、秸秆禁烧等重点任务120余次,召开各类会议70余次,深入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机制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充实环保力量,精准发力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等环境治理工作,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发展态势。

  碧水蓝天写好高新生态文章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正逐步成为净月生态新城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净月高新区坚持“生态建设至上”“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将全区财力集中向生态保护倾斜,采取财政列支、PPP融资等办法,累计投入25.44亿元,使环保成为全区第一大民生工程。

  盛夏时节的双休日,净月潭内游人如织。同样在这片秀美的大森林里,却有那么一群人,从5时许就便进入到林子中,林里吃饭、林里休息,春秋防火、早春防病虫害,平日里随时在林子里巡查。每天在林子里穿梭,就连林里的鸟儿都与他们熟悉了。

  “护林就得不停地走,随时监测每棵树、每处林,不允许任何损坏森林的事情发生。净月潭里树木多,游人也多,最怕的就有人扔烟头,引起火灾。”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杜宪勇告诉记者,护林、防火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去年因为天气原因,整个春秋防火季连在了一起,护林员们没日没夜地守在林子中,连大年三十都是在山上林子中过的。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杜宪勇称:“一旦树木有了病虫害,简直比火灾还可怕。”为了防治树木病虫害,今年上半年,净月高新区采用物理、仿生、生物、无公害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防治作业面积1200公顷次,有效控制了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核桃楸扁叶甲、日本松干蚧等多种林业有害生物对林区的危害,成功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净月人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汇集为最强大的生态合力。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初见成效。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淘汰燃煤锅炉、窑炉408台,28台大型锅炉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年燃煤削减7.1万吨;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50家排放单位监测达标。2018年实现全区优良天数309天,较2015年增加55天,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强化河流水环境治理,工程计划投入15.5亿元,9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雾开河流域治理有序推进,伊通河南南段治理预计2020年底前可告竣工。设立各级河长91名,对全区15条河流、12座中小水库、3处泡塘实现“全覆盖”;强化城市污水管理,3座市政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保护、放大、提升相结合,对生态核心区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把“退耕”“退村”“退企”做到底,明确任务时间表。重点区域整治集中力量加快整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373.388公顷土地实现休耕,总投资15.9亿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有序推进。

  汇集起强大的生态合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净月高新区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干在实处,把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乱象整治”“乡村振兴”“万人助万企”等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以整改实效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全区之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赢“蓝天保卫战”。净月高新区各镇街环保、建委、农业等部门,按照“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刚性压煤”、有效降尘和秸秆综合利用的要求,加快秸秆焚烧、燃煤、扬尘专项治理,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

  ——打赢“碧水保卫战”。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治理的核心。盯紧“劣五类”水体。伊通河南南段、雾开河、农村河流综合治理等工程,保证按序时进度进行。看住“水源地”。新立城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的相关工程和综合整治任务,保质保量,为全市人民看好“城市水缸”,严控“面源污染”。

  ——打赢“青山保卫战”。以净月潭风景名胜区保护为重点,科学调整风景名胜区规划,通过退耕还林、改水改厕、景区禁车等综合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净月潭风景名胜区综合环境质量,林业、规划、农水、征收等部门,要强化分工协作,切实保护好“城市之肺”。

  ——打赢“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乡村振兴,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培养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护环境的习惯。完成“农村改厕”8215户。

  ——打赢“城市环境治理”攻坚战。深入关注群众身边问题,妥善解决餐饮服务业油烟、噪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环境污染。加快城市道路、管网、热力、燃气、供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消除雨污混流、污水直排等环境风险隐患。建立城市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强化监督,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现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城市,净月人牢记初心,不负使命,以感恩之心和务实举措,用生态环境治理的实效回报人民群众的期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