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是观察消费的绝佳窗口,也是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美景吸引游人。 贾春文 摄
这个“十一”假期,长春人是如何度过的?
这是一组丰富生动的假日生活美景:在万里晴空下畅游景色宜人的伊通河畔;乘坐轨道交通到达城市各处的商业综合体休闲消费;在长春兴隆综保区的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购买全球洋货;出境旅游团报名踊跃……即便未出家门,改造后整洁的老旧小区环境和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亦让人们的假日生活被幸福萦绕。
这是一串持续上升的假日消费数据:“十一”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9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4.99亿元,同比增长19.97%;全市网络交易总金额超过80亿元,约占全省总交易额的58%;据对全市重点商服企业监测统计,涉及健康、绿色消费的营业额节节攀升;全市邮政行业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分别逾167万件、498万件,同比增长110.28%、116.17%……
上述涵盖吃、住、行、游、娱、购的数字经济体,共同绘出长春实体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假日新景,折射出长春消费潜力释放、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这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换来的改革创新成果和生动实践。
1
放心消费营造节日繁荣景象
“现在,人们出游不再只盯着低价,而是更加追求品质,更重体验,更讲个性。”枫树湾生态园负责人赵起超说,消费升级加速了园区的改造,新增的复古三合院和打羽毛球、爬山、采蘑菇等活动令游客如织,100多个住宿房间几乎天天爆满。
据吉林银联监测,“十一”期间,云闪付APP联合各产业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带来更多福利、便利,移动支付服务带动银联二维码支付日均交易笔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2倍。
宽城区的中东奥莱、绿园区的吾悦广场、经开区的欧亚万豪购物广场……这些乘坐轨道交通即能抵达的新增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消费的好去处。消费升级趋势下,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据市商务局监测统计,“十一”期间,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
消费市场亮点纷呈,给百姓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百姓拥有“货真价实、质量安全、服务优质、纠纷快处”的消费环境,是我市已持续开展300天的“放心消费在长春”创建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据市工商局统计,目前,全市18条街路、234个商场、近7000个店铺成为县区级参创示范主体,实现了行政区和行业领域全覆盖。
长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崛起,助推消费水平大幅增长,消费内容不断丰富,消费方式越发多元,消费满意度日益提升,在释放更多消费红利的同时必然增强经济增长后劲,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
实体经济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十一”期间一组来自全市多家企业和各大景区的消费经济成绩单:
欧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18%,其中,欧亚卖场日均客流量50万人次;亚泰饭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接近30%;吉林省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日均进港量30万件,与平时基本持平,同比增长37%,出港量日均7万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等景区推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景区人气爆满。
这是长春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生动写照。近两年多来,在经济发展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品牌化、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化一产、抓牢二产、提升三产,强化“新产业”带动,积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型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3
生态长春留住游客
“空气清新、万里无云”,是外地游客“十一”期间最深刻的“长春印象”。
据市旅游局统计,“十一”期间,全市共接待一日游游客348.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5%、19.52%;过夜游客23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5%、20.25%;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2.56天。从来长游客的分布情况看,境外游客主要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国内长线客源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北京等地,东北全线游成为国内热点线路之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长春的魅力磁石。近两年来,长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化”方向,努力做好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两篇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经济,打好环境保卫战,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4
开放长春加速融入“一带一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进口优质商品消费意愿不断增强。从9月28日试营业至10月7日,位于长春兴隆综保区的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日均接待顾客数超过1000人次,总销售额近800万元。其中,进口豪车、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粮油制品、化妆品等日化类商品的销售额排在前列。该中心负责人洪亮说,下一步将推出线上电商平台“e兴隆”,让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直接扫码下单,实现海外商品直邮。同时,通过“长满欧”国际货运班列等渠道,将更多本地产品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地。
据统计,从“十一”假期市民出游的情况来看,通过旅行社组团赴东南亚地区的出境旅游受到市民青睐,由长春经珲春赴俄罗斯的边境旅游人数大幅度提高。
“走向世界看长春”,近两年多来,长春强化“大开放”意识,以开放的理念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高地。加强对外合作和开放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努力在更广阔的空间、更广泛的领域寻找商机、集聚资源、开拓市场。
5
在品质城市中共享美好生活
秋高气爽,朗朗晴空,万里无云,“十一”期间,市民在伊通河畔休闲放松,在蓝天下欣赏着美丽长春、享受着美好假日。
“十一”期间是秋菜集中上市期,家住经开一区的市民胡女士有别于往年的感受是,小区内秋菜叶、垃圾均被及时清理,车辆乱停现象不见踪影,在小区休闲散步更加舒心惬意。
这是伊通河改造、旧城改造提升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带给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是长春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实写照。2017年,长春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实现“三连冠”……近两年来,长春强化“人本化”思维,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百姓收获的假日美好生活,亦是长春不断努力的方向:以新观念新机制新业绩,展现新时代新作为新辉煌,努力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记者 李秀薇 宋 莉 赵 雪 于剑南 李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