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国际影都板块规划图
9月1日上午,连续多日的阴雨逐渐冲散了吉林大地的暑热,净月高新区的一个项目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计划总投资350亿元的长春国际影都核心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长春国际影都项目全面从规划运作到正式破土动工用时仅5个月,目前,长春国际影都城市展厅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际影都酒店群、国际影都拍摄基地等项目已经开始动工,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封顶。
9月6日,长春国际影都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净月高新区举办,签约活动上,百余个项目相继亮相,揭开神秘的面纱。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这么多的项目会选择在这片沃土上扎根?山水环绕,名校聚集,每一张王牌,都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答。
聚势赋能 以净月为起点以世界为征程
长春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影视产业曾拥有辉煌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大力发展影视产业,对全面增强长春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长春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板块”之一,长春国际影都无疑是建设长春国际文旅创意城的中流砥柱,将成为源于长春、联动东北、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电影产业基地,这是长春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契机。
2020年初,在长春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引领下,承载着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东向”战略的长春国际影都,开启了世界级进阶之旅。
——实施“北优、南跃、西接、东连”空间策略。构筑“北城·南苑·中山水”的空间格局,将生产、生活与生态无界融合。
——构建“三环六放射”交通体系,实现区域内外无限畅联;打造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山水岸线、林田步道与人文交互”的魅力慢行体系,实现多层次、智慧、绿色出行。
——占比75%的蓝绿空间与25%的南北城苑,山水相依,共同镌刻“一山携两翼、三水润净莲”的唯美画卷,成就人类未来栖居之境。
——国际影都重点发展影视文旅、生命健康、数字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培育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两大前瞻产业;壮大科教研发、金融商务、生态经济三大支撑产业,构筑主业突出、多元互补的“3+2+3”产业体系。
——在产业布局上,打造生态大街影视文旅发展轴、聚业大街生命健康数字科研发展轴,形成“双螺旋”产业发展格局。
屹立净月,走向世界。以多个现代化文旅项目矩阵所组成的长春国际影都,必将成为引领中国文旅产业迈向创新融合的新引擎,为长春重塑文旅产业布局添砖加瓦。
起势开篇 抓项目建设正当其时
招商引资是活力之源,项目建设是发展引擎。净月高新区以长春国际影都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加速聚集、大项目加快建设,镌刻出建设国际影都同心筑梦、砥砺奋进的新华章。一批攸关长春国际影视未来产业发展的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开启的不仅仅是净月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更是吉林大地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热情,敞开胸襟、拥抱资本的担当与作为。
前不久,净月高新区在我省率先推出的“净月投资合作热力图”正式上线,为各界投资者和企业关注净月、携手净月,提供了透明、便捷的资讯,也为区域招商引资拓宽了“线上+线下”的渠道,也为净月高新区大招商、大项目翻开了新页,围绕长春国际影都建设,净月高新区构建了立体化、快速反应、高效决策、上下联动的招商体制机制,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级各部门开足马力,突出招大引强,紧盯高端先进,强化补链强链延链,精心、精准、精细聚焦产业优势,倾情、倾智、倾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扬势谋远 为“影都”发展保驾护航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长春光华学院等高等院校;长春市声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长春新曦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浓郁的艺术氛围,丰厚的文化底蕴,每一张“王牌”都为长春国际影都的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
建设长春国际影都,净月高新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净月高新区影视文创注册企业共有303户,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2019年,仅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近60家影视及联盟企业,累计拍摄网络电影十余部、电影480分钟、电视剧6000余分钟、短视频超1万分钟,制作广告类宣传片500余部,影视类营业收入达1.5亿元。同时,净月高新区也直面影视产业生态链条不连续、缺少影视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问题,围绕建设长春国际影都这一目标,出台《长春国际影都影视产业政策白皮书1.0》,支持影视企业发展。
“筑巢、兴业”,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不断创新的招商举措吸引越来越的企业入驻净月高新区,“智造、智美”科技与人才集聚的千里影都必将乘风破浪、破晓东方!